570 年礼-《穿成继母后,我改造全家种田忙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一夜北风来,气温又往下降了一截。

    清晨殷乐起来劈柴,发现柴垛上覆上一层厚厚白霜。

    抬头看天,云层压得很低,天灰蒙蒙的,也不知道是要下雨还是要下雪了。

    已经步入十一月,按照往年来看,下雪的概率更大。

    殷乐缩了缩脖子,寻常百姓家最怕下雪了,如果没有充足的炭火和厚实的衣物被褥,以及过冬食物,冬天对百姓们来说就是一场灾难。

    她庆幸自己今年可以在温暖的屋子里穿着厚实的衣物渡过冬天。

    想到这,殷乐对师父的感激又多几分,劈柴劈得更卖力,恨不得把阿旺从山上打来的这些柴火一天给它劈完。

    早膳刚吃过,秦瑶就接到宋瑜统计出来的年礼礼单。

    往年没有这个环节,顶多就是往丁家和府城贺家齐姑母那备上一份。

    但今年刘季成了举人,家里也多了好几家要走动的人情。

    算上采购和路上往返时间,十一月就得把年礼单子准备出来。

    有些路程远的,怕途中遇到大雪行路艰难,十一月月初就已经出发了。

    宋瑜送来的礼单有两份。

    一份是与文具厂相关的生意伙伴。

    由厂里拨款,集中采购,送的是一些滋补药材和当地特产。

    给福隆商行那边,多送一只新款仕女匣。

    一份是秦瑶单独叮嘱,要送给齐家、公良缭、丁家,还有刚和刘季拜了把子的钱、沈、邓三家。

    给齐家和公良缭那边,在去年的布匹、酒肉、茶叶基础上,又新加了两套价值二十两的笔墨,共需银七十五两。

    钱、沈、邓三家,每家一头猪、上等品质茶叶两罐,棉布两匹,酒两坛。共需银五十两

    还有丁家,孩子们的夫子得一人一份,就算只是一些肉菜每人也要花去二两。

    丁湘一家远在京城,秦瑶一开始犹豫过要不要送,但想到刘肥还在京城,日后专柜店铺开起来,自然少不了要联系,这就少不了要准备一份年礼。

    家乡特产,对远在外乡的人们来说是一份专属回忆,份量很重。

    所以送到京城去的年礼,秦瑶花费了不少心思,把开阳县内一切方便存放的吃食全部准备了一份。
    第(1/3)页